胸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手术的适用范围
受累范围扩大的动脉瘤(Crawford分类I-II-III型)则需要对胸降主动脉和腹段主动脉进行大面积置换。 这一项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和/或与胸腹主动脉夹层有关的风险(脑、内脏、脊髓和下肢灌注不良)。 当既往血管内手术后并发内漏(动脉瘤囊再灌注)或内假体感染时,也可转换术式进行主动脉置换。
如何执行?
这项干预治疗需使用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假体置换受病变影响的主动脉段。 此手术技术利用某些麻醉策略(左心旁路、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测量、内脏动脉的灌注和脑脊液[CSF]引流)来保护依赖主动脉血管化的器官。 干预治疗包括以下步骤:
Step 1
在胸壁(肋骨之间)和腹壁(正中)行切口;
Step 2
松解动脉瘤/剥离的主动脉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由于主动脉与胸部和腹部水平的其他器官/结构(肺、神经、肠、胰腺等)具有精密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操作可能需要非常精细;
Step 3
使病变段主动脉近端和远端闭塞(夹闭),并启用左心旁路和其他监测、灌注和引流策略;
Step 4
将病变主动脉置换为专用假体;
Step 5
完成假体和主动脉之间的缝合以及起源于后者的所有血管的重建(内脏动脉,如有必要,还包括肋间动脉)。
恢复
出院后,患者仍需在康复中心度过2~4周的恢复期才能完全重新开始活动,恢复期内感觉有些无力和没有食欲为正常情况。 在此期间,逐步恢复体力活动非常重要,可首先借助理疗,然后逐渐自主地尝试短距离步行,目的在于日益增加活动量。
短期并发症
这种大型手术后的并发症仍较为常见;从长远角度而言,这些并发症的影响可能较小,例如手术伤口感染,或尿路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但也可能非常严重,导致卒中、脊髓缺血伴短暂性/永久性截瘫、腹部器官(肠道、肾脏)缺血、出血和再损伤,以及呼吸衰竭或心血管衰竭。 尽管技术方面有所进步,但此类干预治疗的死亡率仍在10%左右。
这些并发症相关信息来自我们的主动脉中心(指截至2020年接受此技术治疗的约1200例患者)。
长期并发症
长期并发症包括: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手术伤口感染导致开裂,需使用高端敷料进行二期愈合;
- 突发性或进行性闭塞,可能导致内脏和下肢缺血;
- 假性动脉瘤;
- 假体感染;
- 腹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