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癌

定义

唾液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大唾液腺(如位于耳前的腮腺、位于脸颊下方的下颌下腺,以及位于舌下的舌下腺)和嘴唇、口腔黏膜及喉部的小唾液腺上的肿瘤。唾液腺癌中,腮腺处的发病率最高(40%~60%),其次是小唾液腺(30%~50%),最后是下颌下腺(10%)。

症状描述

早期唾液腺肿瘤的症状一般限于在耳前或耳下、下巴下及口腔中出现无痛、持续增长的肿胀;除此以外的症状很少或没有。如果出现肿胀快速变大、疼痛和/或中面部肌肉瘫痪,则说明肿瘤已经较为严重。

 

·        腺体肿胀

·        面部神经功能缺损

·        疼痛

·        颈部腺体持续增大

·        面部不规则肿胀

如何诊断?

时至今日,唾液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仍是简单、经济的超声检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针吸活检术进行诊断,即在肿瘤组织进行穿刺采集细胞,进行推断性的诊断。

遗憾的是,检查的成功率主要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因此有些时候检查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并且任何情况下都无法看到腺体内部的情况。

MRI(磁共振成像)能描述肿瘤大小、附近结构累及情况(如骨骼、血管或神经)和可能受累的淋巴结,并且能提供的信息远多于CT(计算机轴向体层成像)。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还包括预设诊断,但目前这一技术还不能取代针吸活检术进行最终诊断。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对唾液腺进行针吸活检术,这是因为针吸活检术会增加肿瘤扩散至周围组织的风险,而这也是唾液腺肿瘤的特性之一。

必须通过原发部位针吸活检才能确诊唾液腺肿瘤,如果无法在原发部位进行针吸活检,则应在淋巴结处进行。

在唾液腺癌的早期,转移情况较少,在数年后仍只有2%~30%的患者出现转移(主要取决于疾病早期及组织病理学);当疾病发展至局部晚期时,转移则十分常见。肺是受累最多的器官。

建议进行的检查

如何治疗?

唾液腺癌是一种罕见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如有可能,最好通过手术来治疗唾液腺肿瘤。可以看出,外科干涉取决于累及的腺体。手术可能会摘除整个腺体(针对耳下颌或下颌下肿瘤)或部分腺体(针对腮腺肿瘤)。有20%病例可能还需要摘除颈部淋巴结,取决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组织学分级。

除手术外,可能还需要进行放疗。

术后放疗的主要指征:

  • 肿瘤位于腮腺深部;
  • 病灶较大(T3~T4);
  • 术后有显微镜下可见(R1)或肉眼可见(R2)的残留;
  • 组织学分级较高(G3~G4);
  • 累及神经(神经浸润);
  • 累及淋巴结;
  • 肿瘤破裂;
  • 前一次手术后复发;

唾液腺癌在局部晚期阶段仍有可能恢复(与肿瘤特征、肿瘤复发风险、患者年龄和其他因素有关),但可能必须结合化疗和手术加放疗。

但是如果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手段就只剩下放疗。

当癌症已经累及其他器官(即转移癌)时,治疗目标则不再是根治,而主要是通过化疗(顺铂和基于阿霉素的CAP[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疗法)或紫杉醇(对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无效)或在出现症状及有出血/骨折风险的区域进行放疗,从而减缓疾病进程。

除此之外,对于存在激素受体表达的腺癌,还可以进一步采用激素疗法,直至达到最大应答或出于耐受性考虑而停止治疗。

以上治疗手段均可与在出现症状及有出血/骨折风险的区域进行放疗结合;对于未累及胸腔的、距上次治疗已超过3年的单个转移灶(尤其是转移灶总数少于6个时),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建议接受的手术/操作

治疗科室

可在GSD的以下科室向治疗唾液腺癌的专家问诊:

您有接受治疗的意向吗?

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