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
定义
阴茎癌(PC)是一种罕见的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包皮上皮和腺体。在欧洲和美国,PC的发病率约为1例/100,000例男性;而在印度、巴西和乌干达等国家,PC占恶性肿瘤的10%~20%。PC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受影响最大的年龄组:60~70岁)。
原因和风险因素
主要风险因素为包茎(包皮口狭窄)、局部卫生差、吸烟、有多个伴侣性生活史或初次性行为较早、UVA治疗史、存在疣和存在慢性炎症,例如龟头包皮炎、硬化萎缩性苔藓(干燥闭塞性龟头炎)。还有研究证明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是生殖器疣、尖锐疣和鳞状细胞癌传染的原因,尤其是16型和18型;已在40%~50%的PC病例中发现,但要从单纯局部病毒感染阶段进展至癌症阶段还需要其他辅因子,另外,PC中HPV的存在并不会使预后恶化。青春期前包皮环切术是一种保护因素,可使PC风险降低3~5倍。
症状描述
超过95%病例所患PC为鳞状细胞癌,通常会先出现癌前病变;恶性阴茎黑色素瘤和基底细胞癌罕见得多。癌前病变又被细分为随后出现肿瘤发展频率较低的病变(皮肤疣、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硬化萎缩性苔藓)和随后出现肿瘤发展频率较高的病变(阴茎上皮内肿瘤形成鲍温病、凯拉特增殖性红斑、鲍温病)。PC有多种临床表现(溃疡性病变、外生型病变、丘疹),通常无痛,并按降序逐渐出现在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体。发生肝脏、骨骼、肺部远处转移时,首先发生淋巴结转移。
如何诊断?
PC的诊断主要基于外生殖器的准确体格检查,该检查旨在验证:阴茎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和形态(乳头状、结节状、溃疡状或扁平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病灶的颜色和边界;阴茎长度。因此,还有必要对病灶进行活检,从组织学上确定病灶类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勃起阴茎(局部注射前列腺素E1获得)的MRI扫描有助于评价肿瘤对阴茎海绵体的潜在侵袭情况。另一个重要手段是腹股沟淋巴结的触诊,这是任何转移的首发部位。在无触诊异常的情况下,超声可帮助发现任何异常淋巴结,还可用作穿刺活检的引导。如果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可行CT检查、磁共振成像和PET-FDG确定是否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和任何远处转移。对于有转移有症状的患者,有指征进行骨扫描。
建议进行的检查
如何治疗?
考虑到病灶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原发性PC,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必须获得无病理切缘,以避免复发。因此,手术范围从病灶的局部手术切除(也可以通过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等替代技术进行)至大范围切除(例如腺体切除术、阴茎部分切断术[如果侵袭阴茎海绵体]),直至全部切除(如果侵袭尿道)。对于进一步的创伤性疾病,疗法包括新辅助化疗,随后对应答患者进行手术。对于晚期和转移性疾病,采用的疗法是姑息化疗。放疗既是局限性病灶(<4 cm)的替代疗法,也是进一步姑息治疗的可用选项。如相应淋巴结阳性或怀疑阳性,则行单侧或双侧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