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癌(肝门部胆管癌)

定义

胆管上皮细胞癌是一类恶性肿瘤,由胆道(将胆汁从肝脏转移到肠道的通道)细胞转变引起,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20%。胆管上皮细胞癌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高峰期为60~70岁。

胆囊中的胆囊管与肝管汇合后形成胆管,胆管与胰管中的内容物通过一种叫“肝胰壶腹”的结构进入肠道(十二指肠)中。胆管上皮细胞癌可能源于肝内或肝外的胆管上皮细胞,并不包括胆囊或肝胰壶腹。

胆管癌根据其在胆道树中的解剖学位置不同,可分为

  • 在肝内发生的外周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癌(ICC)
  • 在肝外胆道发生的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癌(CCE),CCE又可分为:
  • 左胆道或右胆道汇合部(胆道口)的肝门部胆管癌
  • 胆道末端的远端胆管癌

从组织学,也就是从组成细胞特点的角度来看,胆管上皮细胞癌有多种不同的变体: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腺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透明细胞癌、肠型腺癌等)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小细胞癌等)。根据分化程度,也就是肿瘤细胞与原上皮细胞的相似程度不同,可将肿瘤分为高分化型、中分化型和低分化型(或未分化型)。

在欧洲,每年新增约50,000名肝癌患者,其中胆管上皮细胞癌约占20%。欧洲的年发病率为1.5/100,000人。受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这种疾病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相对更高,近年来在西方的新增病例数也有所增加。

大多数胆管上皮细胞癌不存在明显诱因。但是,已知在少数病例中,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环境暴露等都能增加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由胆管阻塞引起的胆道结构慢性炎症过程是已知风险之一;除此以外,胆管上皮细胞癌的主要已知风险还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道囊性畸形(包括Caroli病和总胆管囊肿)、寄生虫感染(如主要出现在东方国家和地区的华支睾吸虫感染)、肝硬化(主要由酒精滥用或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所致)、物理或化学暴露(如氡、石棉、胸腔镜、亚硝胺、二噁英)等。

症状描述

胆管上皮细胞癌的生长可导致胆管阻塞,因此患者应当警惕黄疸(皮肤及巩膜变黄)、疼痛、大便颜色变浅变白、尿液颜色变深等典型体征或症状。胆管阻塞的其他常见临床体征还包括发痒、肝脏体积增大、体重下降和发热。

胆管上皮细胞癌有时难以诊断;当患者并未表现出值得注意的典型体征(黄疸、疼痛、粪便与尿液颜色改变)时,往往会丧失警惕性,更不会求医并接受适当的检查。如果怀疑胆管内存在肿瘤,则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临床、血液(实验室)和仪器检查,从而快速、正确地进行诊断,以确认或排除癌症。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肿瘤标志物CEA和CA 19.9;这些指标在排除术后残留病灶、记录疾病首次复发和评价疗效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黄疸
  • 疼痛
  • 粪便颜色变浅
  • 乳糜尿、尿液颜色变深
  • 发痒
  • 肝脏肿大
  • 体重下降
  • 发热

如何诊断?

下列仪器检查有助于作出诊断:

  • 腹部超声(可评价包含胆管扩张在内的间接指标);
  •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 磁共振成像(MRI)和胆管造影MRI(一种特殊的MRI,可在不使用逆行性胆管造影和经皮胆管造影等侵入性手段的前提下,以图像形式呈现所有胆管和潜在的胆汁流出受阻的情况);
  • 超声内镜检查和逆行胆管造影,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一种步骤类似于传统胃镜检查的侵入式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图像形式呈现主胆管,还能进行一些手术操作,如假体放置;由于这种检查是侵入式的,因此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胰腺炎;
  •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需要在影像引导下将一截导管经腹壁插入胆道,从而实现胆(管)结构的可视化,还能进行胆汁引流。PTC可能引起发热、疼痛、出血等并发症;
  •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这是一种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的手术操作,需要用到光学探针检查体内的器官。这一检查可以排除癌症转移的存在,而癌症转移可能是手术治疗的禁忌症之一。

建议进行的检查

如何治疗?

胆管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外科医生、消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和放射治疗师的多学科会诊。目前,唯一有可能治疗胆管上皮细胞癌的方法即是手术切除;实际上,若要达到无病边界值R0(长期存活的主要决定因素),患者必须进行肝切除。

约有70%的患者在诊断出患有胆管上皮细胞癌的同时被认为不可进行手术,这些患者需要接受有关术前化疗和/或放疗(姑息性治疗,也有可能进行新辅助疗法)的评估,再根据对于治疗方案的应答重新考虑是否进行手术。如果是局部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则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ERCP或经皮引流代替胆内假体清除;医师可能还会要求进行维持治疗(如缓解慢性疼痛)。

相关科室通过结构化的方案(即“术前优化方案”)对可手术的胆管上皮细胞癌患者进行管理,旨在消除术前症状、预防术后并发症。经证实,系统化地执行这一管理方案能使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术前优化方案包括: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对于目前无法通过手术切除获益的患者,清除肝外的转移病灶,从而避免伤口较大的手术)

治疗黄疸:根据黄疸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评价是否需要进行经皮胆管引流。胆管引流能够保留未移除肝脏侧的胆管(因此,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左侧肝切除术,则需要在右侧引流,反之亦然),还能通过前瞻性的随访手术协助改善器官功能。

分子分析:所有胆管上皮细胞癌患者都会接受系统性的NGS(新一代测序)分析,检测患者是否携带特定的突变/易位,便于使用靶向药物。

预后与随访

根据组织学实验确定的患者自身和疾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化疗或放疗(辅助治疗,即在术后进行)。任一计划内的化疗或放疗治疗结束后,病人都将接受一系列周期性的检查,并利用仪器和组织学手段进行管理,从而监控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治疗效果、尽早通过诊断发现疾病复发。拟定随访访视的时间表,也叫做“随访”,随访至少持续5年。随访结束后,可以假定患者疾病复发的风险与普通人群相当。

“预后”是指患者接受治疗的长期结果;这是从多个观察特定疾病在大量患者中的病程的研究中得到的统计学数据。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只剩下5年或10年寿命,但确实反映了在大量的研究中能生存5年或10年的患者所占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学数据用于参考,对于个体患者,医生既无法准确预知其治疗结局,也无从得知其生存期。对于胆管上皮细胞癌而言,预后取决于切缘状态(阴性者更佳)、是否存在淋巴结病灶(无淋巴结病灶者更佳)、组织学变异(乳头状癌更佳)、分化程度(高分化者更佳),以及是否存在转移。

然而,不幸的是,多数胆管上皮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仅有20%~30%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正如前文所述,手术是治疗这一癌症的唯一方法。局部可切除的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癌5年生存率自15%~20%至42%不等,而已转移的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1%。

建议接受的手术/操作

治疗科室

可在GSD的以下科室向治疗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癌(肝门部胆管癌)的专家问诊:

您有接受治疗的意向吗?

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