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症(IBS)
定义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以慢性腹痛和肠道功能改变为特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只有一小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医疗护理。大约40%符合诊断标准的人没有接受过正式诊断。肠易激综合症会导致医疗负担不断增加,也是导致缺勤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其还常伴随其他疾病,包括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非心源性胸痛和各种精神障碍。
原因和风险因素
肠易激综合症的特征为慢性腹痛,疼痛范围和发生频率极不稳定,其改善或恶化通常与排泄相关。情绪紧张和进食可能会加重症状。肠道功能改变可表现为腹泻、便秘或两者兼有,排便可能发生在日间,不会引起呕吐,并且通常在排便之前会有急迫感或常有排便不尽感。
· 腹痛
· 便秘和/或腹泻
· 排便急迫感
· 里急后重
· 排便不尽感
症状描述
诊断的第一步是排除任何潜在的器质性病变。由于缺乏特定的生物标志物,之后应采用罗马IV标准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根据该标准,肠易激综合症定义为在过去三个月内每周至少有一天出现复发性腹痛,且与以下标准中的两项或多项相关:与排泄相关、排泄频率或粪便稠度变化。根据患者报告的排便类型,可以区分肠易激综合症的四种亚型: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或不定型。
· 排除器质性病变
· 罗马IV标准
如何诊断?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进行连续治疗是肠易激综合症治疗的基础。对于存在轻度间歇性症状、生活质量无影响的患者,最初的治疗方法是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具体而言,建议避免摄入乳糖、麸质和豆类,进行过敏试验,保持低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饮食,并增加体力活动。如果临床症状没有改善,还可使用针对各种肠易激综合症亚型的多种药物。对于便秘型,可服用可溶性纤维(车前草)、聚乙二醇或药物,如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普卡那肽和替加色罗。对于腹泻型,除传统的止泻药(洛哌丁胺、消胆胺)外,还可以使用阿洛司琼、解痉药、低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非吸收性抗生素(利福昔明)。所有上述药物均应根据患者类型及其临床应答进行选择,实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