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的手术治疗:人工耳蜗植入和植入式假体

定义

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插入内耳的设备,即使B4:I31重度耳聋也可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它并非像传统假体一样扩大音量,而是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完全跳过中耳和耳蜗的声音传递。 人工耳蜗并非假体,而是“仿生耳”。

手术的适用范围

听力损失是指听力的下降,可由多种疾病和条件引起。 听力损失有以下几种类型:

  • 传导性听力损失,即原因是外耳和中耳(鼓膜和听骨链)的声音传导差:耳垢堵塞、急性和慢性耳部感染、耳硬化症等;
  • 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原因是疾病影响听力的“上层建筑”(耳蜗和听觉神经):老年性聋、突发性听力丧失、梅尼埃病、听神经鞘瘤、脑膜炎、外伤、耳毒性药物、耳部感染并发症、遗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总体而言,虽然传导性听力损失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使听力恢复良好,但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代表性治疗选择是使用不同的助听器。

对于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可使用传统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种使用麦克风捕捉声音,放大声音(增加音量),然后将放大的声音通过小型扬声器发送至耳内的设备。 助听器分不同的类型和型号:戴于耳后(耳背式)或置于耳道内(耳内式),各自特点和“能力”程度不同。 但上述所有助听器均只能有限放大信号,即只对一定程度的耳聋起作用:设备需要增加的音量越大,声音越失真,质量越差,因此什么也听不懂(“我听到一些噪音,但我听不懂讲什么”)。

此时,即听力损失“严重”(或至少听觉上不再从假体“获益”)时,几年内,可使用特殊假体进行干预:人工耳蜗。

如何执行?

人工耳蜗在本质上由2部分组成:

体外部分:

  • 处理器[1]:类似于助听器,戴在耳后,包括电池和捕捉声音的麦克风;
  • 线圈[2]:是块通过一根短导线连接至处理器的磁铁,实现体外部件与体内部件的信号传递;

体内部分:

  • 实际植入体[3],将处理器传递的声音编码并将其转换成电刺激;
  • 电极列[4]:一系列直接插入耳蜗的电极,对听觉神经施以电刺激; 将电脉冲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从此处传递至大脑,大脑将声音及其所有负载信息解释为听觉。

恢复

术后,植入体不能立刻发挥作用。 将在术后3~4天对植入体进行调试,即激活植入体。
开机后,患者通常不能听懂所有内容。 为使听力恢复良好,患者有必要参加医院提供的语言治疗康复项目,并遵照语言治疗师提供的指导在家练习。

持续使用植入体以及后续接受语言治疗和映射训练后,随着对声音和噪音识别能力的提高,植入体的性能每周均在提高。

成人语言矫正康复训练,最初每周3次,每次约1小时。 取得成果后,便会降低训练频率。 通常,康复过程持续4~6个月。 学习速度不尽相同,取决于许多因素,尤其是患者意愿和心理状态。

康复期间,患者必须持续对人工耳蜗进行调整,即“映射”。 随着时间推移,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来适应听觉感知。 可在医院或通过远程医疗进行映射和适应过程。

如果是国外患者,也可保证其在来源国获得语言治疗师的帮助并进行康复和映射训练。 手术团队将与来源国联系,确保手术的可能性。 此外,也可通过文化中介者在圣拉斐尔科学研究医院(Ospedale San Raffaele)进行语言治疗,但最好在来源国进行。

短期并发症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必须由麻醉师评估确认患者总体状况(合并症和其他疾病、常用药物、心肺功能等)。

最常见的并发症(即便发生率通常极低)包括:出血、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味觉倒错(味觉改变)。 

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和并发症,手术期间进行面神经监测;术后,在患者醒来之前进行电生理测试,以便评估植入体的位置是否合适及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患者术后还将接受耳部CT扫描。

您有接受治疗的意向吗?

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妥善安排。